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帮助中心 >

招投标 | 工程咨询领域价格战的十大典型表现及整治对策

发布时间:2025-10-15 10:04:02 浏览量: 0

招投标 | 工程咨询领域价格战的十大典型表现及整治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 维护良好市场价格秩序的公告》。《公告》提出,价格竞争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无序竞争会对行业发展、产品创新、质量安全等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国家支持公平、公开、合法的市场竞争,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



工程咨询领域的价格战已不再是简单的降价,而是以多种更为隐蔽和复杂的形式出现,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现在咱们一块来分析探讨一下工程咨询领域价格战的十大典型表现及整治对策。


一、工程咨询领域价格战的十大典型表现


1. 象征性投标。以远低于成本的“地板价”投标,其目的并非盈利,而是进入客户供应商库或排挤对手,为后续项目铺垫。


2. 拆项低价。将完整服务拆解,对其中部分核心项目(如方案设计)报出极低价格,而将利润转移至后续、非标或模糊的项目中。


3. “钓鱼式”报价。在项目初期报出极具诱惑力的低价,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以变更、增项、复杂情况等为由频繁提出追加费用。


4. 价值承诺陷阱。过度承诺无法兑现的成果或服务内容(如无限次修改、额外免费服务),通过降低单位时间价值来变相压价。


5. 资质挂靠低价。低资质或无资质团队通过挂靠高资质公司承揽业务,因其管理成本和人员成本更低,故能以低价冲击市场。


6. 简化服务压缩成本。为匹配低价,暗中简化工作流程、减少现场踏勘次数、使用初级人员或套用陈旧模板,导致咨询成果质量下降。


7. 捆绑与交叉补贴。利用集团优势,将咨询业务与其他利润丰厚的业务(如施工、设备供应)捆绑,用其他业务的利润来补贴咨询的低价。


8. 过度依赖标准方案。缺乏针对性的深度研究,大量套用过往或标准方案,减少创新投入,以标准化生产来维持低价项目的微薄利润。


9. 付费方转移。向项目承包商或供应商寻求“回扣”或“合作费”,而非主要依靠甲方支付的服务费,导致咨询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丧失。


10. 恶性循环的续约。在首期项目中以亏损价锁定客户,寄希望于后续延期或增项服务时提高价格挽回损失,但往往陷入持续的降价压力。


这场没有赢家的“内卷”最终会导致咨询价值被掏空、行业创新乏力,并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潜在的质量与风险隐患。


二、如何整治工程咨询领域的价格战


整治工程咨询领域的价格战,需要行业、企业、客户和政府多方协同,从“拼价格”转向“拼价值”,构建健康的市场生态。


1. 在行业层面,建立标准与强化自律。一是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并推行《咨询服务成本测算指南》和服务标准范本,为合理定价提供科学、透明的依据。建立并严格执行“行业自律公约”,对恶意低价、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进行公示、警告甚至清退,形成行业内部监督压力。二是推行价值评估体系。推动建立以质量、创新、信誉为核心的综合评标方法,如“TQRSGC”(供应商评价模式),其构成如下:技术研发能力(T),评估供应商技术研发实力,包括新产品开发频次、专利数量、技术转化能力等。‌品质管理能力(Q),考察供应商的品质控制体系,涵盖质量管理体系成熟度、来料检测流程、成品合格率等。‌‌服务响应能力(R),评估供应商的响应速度与履约能力,包括问题解决时效性、目标达成率等。‌‌交付能力(S),衡量交货准时率、交货准确率等核心指标。‌‌成本管控能力(C),评价供应商的成本控制水平,包括原材料采购效率、抗风险能力等。‌‌环境责任(E),关注企业环保措施,如废弃物处理合规性、能源使用效率等。 ‌‌社会责任(G),考察供应商的社会贡献,如员工福利保障、社区服务参与度等。


2. 在企业层面,构建核心竞争力。一是坚持专业化与差异化。企业需放弃“大而全”,转向“小而精”,深耕特定领域(如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特定行业),建立无法被简单复制的专业壁垒,让价格不再是决定性因素。二是透明化成本与价值。在提案中清晰地向客户展示服务成本构成(如人员投入、技术难度、风险承担)和咨询能带来的潜在价值(如优化方案节省的投资、规避的远期风险),将谈判从“价格”层面提升至“价值回报”层面。三是拥抱数字化转型。通过应用BIM、大数据、AI等工具,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数据分析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从而在提供有竞争力价格的同时,仍能保证合理利润和高质量服务。


3. 在客户层面,引导需求与认知。一是教育市场,重塑客户认知。通过白皮书、案例分享等方式,向客户传达“廉价咨询的潜在风险”(如方案缺陷导致的巨额损失、工期延误、安全风险),使其理解“一分价钱一分货”在工程咨询领域的深刻含义。二是优化采购模式。倡导客户采用“基于质量的遴选”和“固定酬金+”等模式,鼓励创新,并为优质服务支付合理对价,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伙伴关系。


4. 在政府与监管层面,完善规则与监管。一是加强资质与信用监管。监管部门应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将恶意低价竞标行为纳入企业信用档案,并与市场准入、资质管理挂钩,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二是明确最低服务标准。对关乎公共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咨询项目,可设定具有法律效力的最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底线,从法规上杜绝因价格战导致的偷工减料和质量缩水。


总之,整治工程咨询领域的价格战是一场系统工程,其根本出路在于将竞争维度从价格转向价值。这需要行业联合自强,企业苦练内功,客户成熟理性,监管到位有力,共同推动工程咨询行业回归其“以专业智慧创造价值”的本质。


上一篇:招投标 | 电子招投标中经常出现的十大作弊手段2025-10-15
下一篇:“供应商应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可以设定为资格条件吗?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