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聚焦 >

招投标 | 6万家招标代理公司的无序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发布时间:2025-10-15 09:48:39 浏览量: 2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根据《关于做好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资格认定行政许可取消后相关政策衔接工作的通知》,已在中国政府采购网上完成登记的招标代理公司达到59358家。


图片

是6万家招标代理公司的无序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吗?


将6万家招标代理公司的无序竞争视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根本原因”有些绝对化,但它确实是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直接、最强大的催化剂。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低准入门槛、同质化严重、价格敏感度高的市场中,扭曲的竞争机制放大了“劣币”的优势,挤压了“良币”的生存空间。

一、“劣币”是如何形成的?

劣币”公司通常指那些不以专业和服务取胜,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竞争的公司,其特征包括:


1. 超低价竞争。以远低于成本的报价中标,然后在服务过程中偷工减料(如减少现场勘查、简化招标文件、降低专家评审质量),或者通过后期追加费用来弥补亏损。


2. 关系营销至上。将主要资源用于维护与招标人的“关系”,而非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中标依赖于人脉而非技术方案。


3. 合规性冒险。在编制招标文件时,为迎合特定甲方而设置排他性条款,或是在评审过程中进行不当操作,打政策的“擦边球”。


4. 服务质量低下。提供的招标文件千篇一律、缺乏针对性,专家评审流于形式,项目管理混乱。

二、“良币”的困境是什么?


“良币”公司指那些注重专业、信誉和服务的优质企业,它们在恶性竞争下面临:


1. 成本劣势。高昂的人力成本(高水平的造价工程师、项目经理)、研发成本(信息化系统、知识库建设)和质量控制成本,使其无法在价格上与“劣币”抗衡。


2. 竞争维度错位。当竞争的核心从“谁更专业”变为“谁价格更低”或“谁关系更硬”时,“良币”的核心竞争力(专业能力)被严重边缘化。


3. 逆向选择。理性的招标单位(甲方)虽然希望找到优质代理,但在预算压力、内部流程(最低价中标)和短期利益驱动下,也可能被迫选择报价更低的“劣币”,即便知道其服务质量可能不佳。

4. 品牌价值难以彰显。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招标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区分“良币”和“劣币”。“良币”长期积累的良好口碑,在一次性、短期的项目决策中,其价值被严重稀释。


三、无序竞争如何催化“驱逐”?


“6万家招标代理公司”是“无序恶性竞争”的关键:市场严重过剩,6万家的数量远超市场需求,导致“粥少僧多”。为了生存,最简单粗暴的武器就是价格战。同质化严重,大部分招标代理业务技术门槛不高,服务内容标准化,使得价格成为最显著的区分维度。

由此,恶性循环形成:第一步,“劣币”通过低价或关系拿下项目。第二步,劣质服务扰乱市场,拉低了招标人对代理服务价值的整体预期,认为“代理服务就值这个价”。第三步,坚守质量的“良币”要么因报价高而失去项目,市场份额萎缩。要么被迫降价参与竞争,导致利润下滑,无力投入专业建设,最终可能自身也滑向“劣币”。第四步,行业整体利润微薄,从业人员薪酬下降,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行业专业水平整体滑坡。


四、更深原因是生态系统出了问题


无序的、恶性的竞争是表象,其背后是行业生态系统的多重失灵:一是准入门槛过低。曾经的资质管理制度取消后,市场准入几乎为零门槛,大量小型、不规范的公司涌入;二是招标人(甲方)的不成熟与不规范。许多招标人仅以“代理费”作为唯一选择标准,或存在内部利益输送,主动为“劣币”提供了土壤;三是监管与惩戒力度不足。对于违规操作的代理机构,监管发现难、处罚轻、执行弱,违规成本远低于违规收益;四是行业价值被低估。招标代理的核心价值应是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业主选出最优中标方、控制风险、保障项目成功。但在现实中,其价值被简化为“走程序”、“办手续”。

五、消除“劣币驱逐良币”的关键


6万家招标代理公司的无序、恶性竞争,确实是当前阶段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直接的推手。它像一个放大器,将行业底层的问题(低门槛、同质化、监管弱)以最激烈的方式呈现出来。破局的关键在于改变游戏规则:


1. 对招标人(甲方),推行以质量为导向的评选标准,采用“综合评估法”而非“最低价中标”来选择代理机构,看重其专业方案、团队经验和历史业绩。


2. 对行业自身,推动行业自律和分级,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让“良币”通过认证和评级脱颖而出。


3. 对监管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大幅提高违规成本。同时,鼓励代理行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提升服务价值和门槛,跳出低水平竞争的泥潭。


最终,只有当市场愿意为“专业”和“质量”付费时,“良币”才能获得应有的回报,“劣币”才会失去生存空间,行业才能走向健康发展的正循环。





上一篇:投标 | 既要强化招标人的主体地位更要制衡招标人的法定权力2025-10-15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磅发声 | 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完善涉企法律体系 加快修订招标投标法 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