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今日焦点 >

智能建造 | 建筑机器人正迈入“批量采购和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发布时间:2025-10-15 09:54:20 浏览量: 4

智能建造 | 建筑机器人正迈入“批量采购和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


我国的建筑机器人产业已经度过概念阶段,进入了实际应用和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现在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的制造企业,并且近期建筑机器人领域出现了多个引人注目的成交大单,这是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事件,它预示着建筑行业一场深刻的变革已经拉开序幕。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作一个深入的介绍和分析。

一、行业领军与巨头布局


这类企业通常拥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致力于打造覆盖建筑施工多环节的机器人产品矩阵。


1. 博智林机器人(碧桂园旗下)。这是目前国内产品线最全、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企业之一。碧桂园利用自身庞大的地产项目为机器人提供了丰富的落地场景。主要产品:混凝土施工机器人(如地坪抹平、墙面打磨)、砌砖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室内喷涂机器人、地面抹光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等,覆盖了主体结构、二次结构、装修、机电安装等多个阶段。


2. 大界机器人。专注于建筑工业的机器人智能建造解决方案,尤其在机器人软件、算法和柔性制造方面有深厚积累。他们不仅自己做机器人,更提供机器人控制系统和智能建造平台。主要产品:钢筋捆扎机器人、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复合材料3D打印机器人、木结构加工机器人等,擅长解决建筑中定制化、非标构件的自动化生产问题。

二、细分领域的专业企业


这类企业专注于建筑行业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环节,力求做深做精。


1. 固建机器人。专注于建筑钢结构、钢筋工程等领域的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钢结构焊接机器人、钢筋绑扎机器人、钢筋弯箍机器人等,在预制构件和钢结构工厂自动化方面有较多应用。


2. 蔚建科技专注于建筑施工中的抹灰、喷涂等装修环节的机器人研发。主要产品:智能抹灰机器人、墙面喷涂机器人等,旨在解决装修阶段劳动力密集、效率低下的痛点。


3. 逆动科技。专注于高空喷涂和建筑检测领域。主要产品:高空喷涂机器人、建筑立面检测机器人等,利用机器人替代人工进行高危高空作业。

三、上游核心部件与科研院所


这类机构虽然不直接生产机器人整机,但他们是技术源头和核心技术的提供者。


1. 盈创。这是全球较早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公司,主打建筑3D打印。主要产品:大型建筑3D打印机,可以打印出房屋的整体结构。

2. 上海建工集团、中建科技等大型建工集团。这些大型施工企业为了提质增效、应对劳动力短缺,也纷纷成立科技公司或研究院,自主研发或合作开发适用于自身项目的建筑机器人。例如,上海建工在测量、安装等领域有相关机器人应用。

3. 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作为科研力量的源头,这些高校在机器人结构、控制算法、新材料打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前沿研究,是许多企业技术合作和人才输送的基础。


四、近期的重要订单与动态


近期建筑机器人领域确实出现了多个引人注目的大单和重要进展,这标志着该技术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


1. 碧桂园博智林创下行业纪录的大单。2023年底至2024年初,碧桂园旗下的博智林与另一家大型建筑巨头中国建筑旗下公司签署了数批建筑机器人采购订单,单批次订单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国内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订单纪录。这不仅是金额上的突破,更关键的是,采购方是“中字头”的顶级建筑企业。这表明主流建筑市场对博智林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认可,为大规模普及铺平了道路。


2. 大界机器人与头部房企战略合作。大界机器人与保利发展、碧桂园等多家国内领先的房地产开发商达成了深度战略合作。这些合作不仅仅是购买机器人硬件,更侧重于“智能建造解决方案”的落地。包括在项目中批量应用其 RobimP 软件系统及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用于钢筋绑扎、复杂构件加工等环节,旨在提升整个建造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水平。


3. 海外巨头动态(作为参考和对比)。美国Built Robotics专注于土方作业自动化(如无人挖掘机),近期获得了C轮融资,并与多家美国大型工程承包商合作,将其技术应用于太阳能农场建设等大型项目,订单价值同样不菲。澳大利亚FBR,其砌砖机器人也在全球范围内接获订单,展示了市场对解决特定工种劳动力短缺的机器人的强劲需求。

五、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大单?


这些大单的出现并非偶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加剧,建筑行业“招工难、用工贵”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一代不愿从事繁重、危险的建筑工作,迫使企业寻求“机器代人”的解决方案;二是政策强力推动,住建部等部门连续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建筑机器人,“十四五”期间形成一批典型项目。这为国企和大型房企采购机器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三是技术成熟度达到临界点,经过多年研发和现场测试,主流建筑机器人(如混凝土施工、测量、地坪处理等)的稳定性、易用性和经济性已经达到了可以规模化应用的水平;四是经济性模型得到了验证,头部企业通过实际项目测算,证明机器人在提升效率、减少材料浪费、降低安全事故等方面带来的长期综合收益,开始超越其采购和运维成本;五是头部企业示范效应,像中国建筑、上海建工、保利发展等行业龙头的率先采用,产生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整个产业链的跟进。

六、五类主要应用场景与代表机型


目前成交大单的机器人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场景:一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整平机器人、抹光机器人等,能大幅提高地面施工质量与效率;二是测量与检查,测量机器人、天花平整度检测机器人,实现数字化、高精度质量验收;三是室内装修,腻子打磨机器人、喷涂机器人、墙纸铺贴机器人,解决装修环节的污染和劳动力问题;五是预制构件安装,如钢筋绑扎机器人,在工厂端实现标准化、自动化生产。

建筑机器人领域正在迎来其商业化的“拐点”,已从过去的“演示和试点”阶段正式迈入“批量采购和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未来,我们可以预期订单金额会越来越大,从千万级向亿级、十亿级发展。采购主体将从开发商向总包单位扩展,成为大型建筑企业的标准配置。技术方向将从单机作业向“机器人集群施工”和“人机协同”演进,通过与BIM技术的深度集成,实现整个工地的智能化。

上一篇:中招协招采人员评价考前培训-线上课通知2025-10-15
下一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 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项目后评价 管理办法》的通知2025-10-15